傳統中醫說:「千萬別落入症狀治療」
瀏覽人數:851
傳統中醫說:「千萬別落入症狀治療」
病歷一:「6/1確診、打疫苗後聲音沙啞、睡眠障礙、月經亂掉或提前或往後而量少、掉髮、GPT118、頭脹、暈、耳鳴、鼻塞、胸悶、呼吸不暢、心悸、排氣多、肌肉痛、納可、大便服軟便劑、吃很素、很怕冷、四肢冰冷」。
病歷二:「過敏性鼻炎、頭痛、暈、鼻塞噴嚏流鼻水、擠眉弄眼、目屎、酸、乾、耳鳴、咽乾癢咳嗽、咽欲作痛、呃逆、噫酸、欲嘔、消化性潰瘍、納呆、腹脹、排氣多、很怕冷、茹素、倦怠疲勞」。
雲端藥歷上2位病人長長一串服藥史,分科就診。其一:看內科、婦科、腸胃科、身心科,服藥導致GPT118,愁眉深鎖,煩躁不安。其二:過敏性鼻炎,消化性潰瘍,一直服藥,總是頭痛。醫療上無可否認的是,有些疾病是治不好的反反覆覆,人生道上藥不停,沮喪失落太難受了,醫師的作用在於減輕病情,減少不適感及用藥量。
診間的病人說:「頭痛」、「睡眠障礙」、「過敏性鼻炎」、「消化性潰瘍」、「腸胃脹氣」、「胃食道逆流」、「咳嗽」、「頭痛」、「乾眼症」、「皮膚過敏」~~琳琅滿目的病名,如果思考模式是對應的方藥,稱之為套方套藥,什麼病就給什麼藥,流於症狀治療,這樣的醫療沒有歸納、評估、是沒有內涵沒有生命的醫療,病人的改善只有些許,或者局部、片面,永遠談不上醫療的感動,真正的醫療在於全面、宏觀,而病人的感受是一下子全身舒服起來。
其一的病人,多科的用藥換來藥物性肝炎,沮喪、無助、無奈、煩躁,寫在深鎖的眉心上。傳統經方醫學綜合評估規納的結果是「水盛血虛」、「陰盛陽虛」。溫陽化飲而去水,補陽去陰而陰陽相合,結果是頭變輕了,排便不必再服軟便劑,胸口豁然開朗,呼吸順暢,聲音宏亮起來,病人眉飛色舞的樣子,生命的力量理該如此開朗。
其二:過敏性鼻炎是免疫疾病的一環,免疫疾病是永遠治不好的,但如果僅針對過敏性鼻炎做症狀的治療,病情更是輾轉反覆。因此要評估的是這位病人背後的體質因素,而非套方套藥的給予所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,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目光如豆。傳統經方醫學綜合歸納評估「飲鬱成瘀」總是頭痛,「飲鬱化熱」總是咽痛、目屎,目乾澀。而瘀與熱給人假象,獨處藏奸,要處理的是瘀與熱背後的飲,師仲景法:「病痰飲以溫藥和之」。
熙來攘往的病患,醫病的相長,成就醫療的生命力,醫師專技人員將理論深化後,變成統合歸納的能力,病人因此受益,得到精準的診斷用藥,改善生活品質,提昇身體的健康,而醫師專技領域上的使命與成就,恰是雲淡風輕卻能無盡延伸的造福普羅大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