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的苦口婆心 有緣千里來相會

瀏覽人數:830

 中醫經方的苦口婆心 有緣千里來相會

1977年開始投入職場,距今已在場域浮沉46載,仍然笑傲江湖。但隨著每一段時序,心態的轉變及調整,早已過了心心念念的執著,當然也非雲淡風輕毫無懸念,卻更能以平常心評估診間的百態,不過醫者初心從未改變,總認為多說點兒,就能讓病人受益。尤其在2014年邁入經方的領域,「審證論因」是治療病因,非治療症狀,「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」是治療通體的整個人,非治療病名,更是與一般人所認知的看診大大不同,幾乎所有的病人就診都是因為某個病名,如感冒、咳嗽、胃食道逆流等,但症狀、病名真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造成症狀、病名的原因,針對原因做治療,才會大幅改善恢復健康。偶而迎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病人,從他們的眼神、肢體動作,看到了「不以為然」,其實不能責怪他們,因為現今醫療環境的氛圍,症狀治療掛帥,該症狀對應該藥,沒有診斷思考的醫療,讓病人只是一時改善,卻落入越來越嚴重的病痛折磨,此時當然是隨緣的心態以對,但傳統經方醫學的「審證論因」「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」,才是真正可以協助的醫療診斷,如若從此擦身而過,究竟是誰的損失呢?

 

西醫院從業人員48歲女,清爽打扮,從未確診算得上天選之人:「經痛嚴重,無器質上的病變,週期21~24,月經量少色暗質清、頭暈、飛蚊症、口渴、排氣多、大便硬、顆粒狀、四肢冰冷、下肢脹、很怕熱、很多汗、尿不多、平日喜湯湯水水、白開水、咖啡、茶、飲料、熱湯、蔬果、酒」。西醫院的工作人員,眼裡所見的竟是中醫,可見她的眼光思考不一般,一切就在不言中。傳統中醫經方,審證論因、治病的人,統合歸納病因為:「水盛血虛」,而非人的病「痛經」,治療水盛非治療痛經,治療病因非治療病名,絕非止痛藥能相提並論。

 

她熟悉醫療環境,她的選擇經過深思熟慮,她說:「經方中醫的解釋不僅清楚,還前後連貫,更深層的認知身體」。診間裡苦口婆心的解說,希望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最終目的,醫病共同努力打倒病魔,她能減少大量的水飲攝取,而我「審證論因」,「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」藥到病除,做到醫病倆無憾。

 

大部分的病人都很可愛、貼心、聽話、謹遵醫囑、按時服藥。診間樂見病人侃侃而談,雙眼有神,眉飛色舞的述說身體的改變和好轉。「陽光、空氣、食物、水飲」是生活上的必需,大夥兒只注意到陽光、空氣、食物的好壞,對於水飲總是多多益善,沒有想過個人體質、身體狀況,而水濕痰飲確為疾病之大宗,診所致力於水濕痰飲對身體的傷害,中醫經方的苦口婆心,有緣千里來相會。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