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香不怕巷子深 奔向中醫經典經方
瀏覽人數:517
酒香不怕巷子深 奔向中醫經典經方
55歲,維持不錯的「型男」,他說早在1年多前看到診所廊下「中醫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」的告示,因工作之故未能就診,也因為不懂如何敘述自身狀況,說不出具體的病名,一直延宕至今。臨床上很多人忽略身體的警示,一天過一天,也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固執,直到無法忍受時,也許就是「不歸路」了。
他說:「全身關節酸痛、眠差、服安眠藥、倦怠疲勞、排氣多、大便軟、不易汗、納可、平日喜啤酒、蔬菜汁、水果、熱湯」,也沒有很多的具體不適,「進診所該說些什麼?」確實一語道破。治病的人,是統合歸納該病人的症狀,確認背後的致病因素,治療因素非治療症狀,非全身關節酸痛即活血化瘀,對應疏經活血湯、獨活寄生湯、六味地黃丸等,非睡眠障礙即給安眠藥,對應酸棗仁湯、柴胡龍牡湯、溫膽湯等。
他的審證論因:
1、喜啤酒、蔬菜汁、水果、熱湯皆為黏膩的水,年輕代謝好時,無可厚非。但年過半百,就會郁積如同不良固體食物一般,「飲郁成瘀」造成「全身關節酸痛」。
2、不易汗的身體特質,加重飲郁,全身酸重痛,所以倦怠疲勞,長期的水飲郁積,身體冰冰涼涼就不易入眠,其實只要讓身體溫暖了,即能安睡。
3、腸道裡也因黏膩的水飲充滿,越塞越稠密,排氣是身體的調節機制,讓腸道可以蠕動,飲郁成黏膩所以大便軟,卻需使大力氣才能排出。
所以不是酸痛就活血化瘀,發炎就清熱解毒,經典經方的審證論因,治療的是因素,非表面看到的症狀,非具體的病名,所以中醫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,是老祖宗傳承下來不變的真理。他移步離開診間時,臉上釋懷滿足的笑意,說:「原來看診只要將平日身體的感覺說出即可」,正是經典經方機鋒之處。
病人說:「經典經方,大道至簡,活人無數,這12個字太迷人了,所以被吸引來到診所」。女65歲,有著歲月累積的身型,大部分人總桎梏在越來越大隻的無奈裡,其實也沒貪吃。「白斑35年、全身酸重痛、目淚、乾澀、癢、耳鳴、 鼻塞、咽卡卡滯痰、口乾舌燥、納可、噫酸、暴汗、倦怠疲勞、飯前血糖124、糖化血色素6.9、大便溏、排氣多、很怕冷、很怕熱、平日喜白開水、茶、咖啡、熱湯、蔬菜、水果等」。
她的審證論因:
1、目淚、暴汗、排氣多、大便溏等,身體的調節機制,調節水飲。平日喜白開水、茶、咖啡、熱湯、蔬菜、水果等,顯示湯湯水水大量進入體內,年輕時無妨,年紀越大時,若依然認為湯水不是身體的負擔,而湯水郁積已悄悄形成病灶。
2、全身酸重痛、倦怠疲勞、咽卡滯痰、鼻塞、噫酸等,顯示寒飲充斥,也在皮下郁積,造成全身酸重痛。
3、飲郁化熱成目乾澀癢、耳鳴、口乾舌燥、既怕冷又怕熱。
4、飲郁成瘀成飯前血糖124,糖化血色素6.9,服藥也降不下來。
她的用藥在經典經方的思考裡,「去飲」不做二想。而不是想著中醫什麼藥可以降血糖,對應白虎加人參湯,搜尋一些降血糖的單味藥黃耆、山藥、石斛、桑白皮等堆砌起來,醫療不是治症狀,也非治病名,而是治「病的人」。她在去飲的處置下,每週回診,看見她誠摯的眼神,分享她服用經典經方後身體的點點滴滴,她說所有的不適皆有改善,去飲後身體輕巧許多,還看到血糖數據的往下掉,加上生活裡水飲的節制,很難瘦的體重,竟然也神奇地少了點兒。
勤於筆耕,透過網際網路的無垠,即使是巷子深深的酒香,一樣可以散發出去,不像過去封閉的年代,酒香也怕巷子深。臨床醫師就是巷深的酒香,真正的醇香,藉著口耳相傳,藉著網絡的散佈,飄香似的被聽見,被看到,醫病情緣漸漸地建立起來。她感動於「經典經方,大道至簡,活人無數」,我的感受是:「大道至簡,有著先賢筆下的神韻,活靈活現的敘述臨床的體驗,也有老祖宗不畏艱難的傳承,巨細無遺的道盡身體的事,更有臨床醫師,利用看診之餘,臨床和書上理論,不斷地歸納總結,深化成精密的思考,用力到病人身上,真理不會被淘汰下架,只會亙古彌新,字字珠璣,請奔向中醫經典經方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