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的病人 怎樣的症狀 最適合經方中醫

瀏覽人數:965

 怎樣的病人 怎樣的症狀  最適合經方中醫

她步出診間又再回頭,請問:「中醫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」是什麼意思?點出經方中醫的核心、堅持、價值、不同於其他醫學的診斷思維,也在臨床的實戰中,創造全面、通體、宏觀的療效。在診間當病人娓娓道出身體改善的狀況時,不是一點點兒,而是全面性的進步,你的心情,就像運動員贏了,學生考上了,研究者確認了,療效實在太迷人了!!此時心中的鼓舞動力,催促著你毫不猶豫地向前,你將忘記年華老去,忘記披星戴月的困頓,忘記經方經典中醫書裡的古文,不只沒有斷句,前後文無法連貫,還有Google 都查不到的古字文義,N本書重複畫重點,畫到紙爛脫頁,重新再買新書,讀了N遍還不知所云的挫折,猶記得71年中醫國考作文題目「欲研習中醫,必以先通國文為要件」,出題老師真是高論呀!早年體認的中醫,病人的改善總是一點兒,苦於要創造療效挺難的,不知如何突破。每當病人就診,心中不是套方套藥,就是尋思著那位中醫大師的用藥,照方論處。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診斷,只能稱為醫匠,症狀治療,歲月恍惚中過去了。103年始接觸經方醫學,在臨床和讀書研究中,不停擺盪,歸納總結一再修正,從病人服藥後身上的進步,深刻認識經方中醫,經典經方,從東漢醫聖張仲景先生,勤求古訓,博采衆方,一派傳承,「傷寒論」、「金匱要略」,亙古彌新。其中也曾耽誤過病人,鞭策自己的動力是人命關天,努力地讓自己的診斷能力快速提昇,如今在經方領域,悠遊沈潛8年餘,每一位就診的病人,都能獨立思考診斷,而非人云亦云,做一個「雖不能盡癒諸病,但能見病知源」的獨立思考診斷自主的中醫師,療效才是硬道理,是我今生最大的驕傲。

 

臨床上見到常逛院所的病人,有些是身心上的問題,諸多不適,心裡影響生理,有些症狀反覆,一直沒好過,心中期盼能找到心儀的醫師,真正解決問題。中醫經方醫學,提供症狀反覆不斷、或者全身被多重症狀包裹,從頭病到腳等,就診的另一種選擇,依循的準則是「治病的人,非人的病」,用的診斷方法是「審證論因」。證是很多症狀的集合,從很多症狀中歸納總結出致病因素,像西醫做了各種檢查確診病灶的道理是一樣的。怎樣的病人,怎樣的症狀適合中醫,尤其是經方中醫,提出3個病歷參考:

 

病歷一:32歲女病人:「2/13確診新冠肺炎,頭暈、易扁桃腺炎化膿、咽乾咽癢、咳嗽、鼻涕倒流、聲啞、目淚、目屎、目癢、耳鳴、耳癢、易尿道炎、納可、胃脹、排氣多、便秘、倦怠疲勞、很怕熱、易流汗」

 

病歷二:男40歲,胖胖壯壯大塊頭,111年12/10確診新冠肺炎、日腹瀉多次、腹絞痛、腸子咕嚕咕嚕、排氣多、平日易腹脹腹痛、胃脹嘈雜、噫酸、呃逆、胸悶呼吸不暢、咽卡卡、乾、癢、納呆、欲嘔、鼻塞、鼻中癢、目淚、乾、耳鳴、頭暈重、睡眠障礙、倦怠疲勞、很怕冷」。

 

病歷三:女34歲、便秘3.4日1次、腹脹、排氣排便、胃脹、噫酸、胸悶、咽卡、乾、癢、晨起咳嗽、鼻塞、目癢、酸、乾、頭脹、易汗、倦怠疲勞、睡眠障礙、排卵出血、平日白開水、茶、熱湯、飲料、水果、蔬菜不斷」。

 

以上3位病人,身上多重症狀,就診時不乏分段式的症狀治療,選擇其中之一的症狀,比如先從腸胃脹氣、腹瀉腹痛、扁桃腺炎、尿道炎等局部病名的開藥處方,稱之為「治人的病」。

 

經方中醫的診斷思維,「治病的人」是治療整個人,而非局部症狀,用的診斷方法是「審證論因」病歷1是:「內真寒外假熱,飲郁化熱」。病歷2是:「外寒內飲、中寒脾虛、飲郁中焦」。病歷3是:「外寒內飲、肝虛脾濕、飲郁化熱」。綜合總結歸納之後,治則為:袪寒去飲,溫陽化飲,溫中和中滌飲。病人會在診間敘述著稱謝暖心的話語,和他前後判若兩人的改變,醫病兩相成就。經典經方中醫學,入門真的很難,甚至讓你舉步唯艱,隨時想放棄,當你打開書,就是一條茫茫天崖路,一路孤獨,但是當你踩過孤獨,你將舒坦順遂的體驗大道至簡,你將毫不遲疑的談論知難行易,你將輕易的琢磨病人的身體,你將見到登頂地曙光。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