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再就醫 中醫經方醫學找回青春
瀏覽人數:645
一再就醫 中醫經方醫學找回青春
單親、或夫妻分隔兩地,已成社會普遍現象,小朋友通常由媽咪照護居多,女性的細膩,在育兒的領域裡,常常理所當然被迫獨當一面。上班族加上小孩兒,生活上被剝奪的除了金錢、時間、還有健康。她38歲如上述一再就醫,她說「倦怠疲勞、睡眠障礙、頭暈重、目乾澀、耳塞、耳鳴、過敏性鼻炎、納呆、咽卡卡、咽癢、胸悶、胃脹、腹脹、大便軟爛」。正值青壯年,納呆沒胃口,真是蠟燭兩頭燒、太累了,累到失去食欲。審其證從頭、目、耳、鼻、咽、胸、胃、腹,所呈現的正是「水濕痰飲」,獨自帶個孩子,飲食就是湯湯水水,方便就好,泡牛奶、喝鮮奶、黑咖啡、飲料、水果,麵包、湯麵、火鍋等。年輕時身體代謝好,沒有積聚的疑慮。38歲了,談不上老,卻也開始呈現代謝的郁積。她敘述很多症狀,病名,是不需要處置的,要處理的是造成這些症狀的因素(水濕痰飲)。38歲是排斥吃藥的年紀,3日後很準時的再回到診間,她說:「服藥後,好像身體很多地方都改善了,好神奇喔!」她再度點出經方醫學的全面、通體、宏觀。當歸納總結梳理出致病因素,就有機會「一劑知、二劑已」,當然不是1包藥、2包藥就痊癒,但醫療層面的需求,迅速確實達標。她步出診間再回首「好像找回青春」一句簡單的話,讓我的心洶湧澎湃,青春無價,中醫經方更是無價!
她62歲茹素,到處就醫「左眼充血、乾澀、目淚、目熱熱的、睡眠障礙 、頭脹暈、項肩背緊、耳癢、鼻屎多、腹脹、排氣排便、大便綠軟、量少、倦怠疲勞」審證:長期茹素,素有寒飲,飲郁化熱,真寒假熱。她說服藥1包就改善了,臨床上偶遇1包改善的病人,但非常態。她又說:白天服藥後通體進步,但夜寐一覺醒來,會漸漸打回原形,5天正常服藥卻症狀反覆」。我的回應是:「夜寐新陳代謝低下,寒飲郁積五臟六腑、飲郁化熱,呈現在體表則目紅、乾澀、熱熱的、項肩背緊、鼻屎、大便軟量少。因為才開始服藥,白天改善,夜晚又恢復原狀」。梳理出致病因素,她62歲茹素,體內素有寒飲,依然有一劑知、二劑已的迷人療效,看她的步伐,第二次回診,踩出青春活力,中醫經方醫學,雖未能盡癒諸病,卻能見病知源,實在太有魅力了。
從上述案例,青壯年38歲、老年人62歲,臨床上太多睡眠障礙的病人,依賴「舒眠」「放鬆」「鎮靜」「安眠」的藥劑,藥量越來越重。經方中醫提供一個新的思維,身體若是「素有寒飲」「飲郁」「飲郁化熱」等,正是輾轉難眠的致病因素。體寒、臟寒,身體冰冰涼涼如何能安睡,人體需要暖乎乎的,陰平陽秘,自然一覺到天明,又豈是安眠藥劑的症狀治療所能比擬,所以請別急著用安眠藥來擺平腦袋,只會藥量越來越多,與中醫經方醫學「陰陽相合」的適證施藥,天差地別喔!
他43歲正值壯年,時序來到3月下旬,健保卡序33,月用10餘格,雲端藥歷滑鼠拉下長長一串。說明健保無奈地給付,以及他焦慮的就醫心情。我想如果繼續這樣,他的最終歸宿就是身心科,但還是沒解決問題,沒有找出他的病灶、病因,臨床上這樣的病人,多呢!!
他43歲,是搬家具的工人工作粗重,「111年6月確診新冠,手心、手臂內側發熱、時足心熱、全身燥熱、鼻塞、耳塞、味覺異常、時口中甜、鹹、苦等味道交替、咽痰、乾、癢、胸悶背痛、噫酸、腹脹、排氣多、大便軟爛、時倦怠疲勞、怕冷、常灌大量冰水」。在他的身上,感受升斗小民生活大不易,勞力苦力活,微薄薪資供養好幾口,所以必需培養正向思考「知足常樂」的心態,即使身上諸多不適,也能舒心度過。
勞力活,他的大量冰水,咕嚕灌進體內,日積月累形成「飲郁」「飲郁化熱」「真寒假熱」要處置的是真寒飲。他的體表熱症,都只是化熱假熱的假象,誤導醫病,出手就錯,還衍成壞症。他說過去分段式的處理,針對部分症狀處置,浪費的不只是金錢、時間、還糟蹋了健康。就診後的取效,他的卡序有機會止步在經方醫學的處方論治,還他43歲該擁有的青壯歲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