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 非主流 卻脫穎而出
瀏覽人數:297
中醫經方:非主流,卻脫穎而出
臨床上容易生病的體質如下:
1、不易汗,動了汗也不出。(體內幾乎不熱,冷底)。
2、不易汗,動了少汗。(體內很難熱起來,冷底)。
3、不易汗,動了暴汗。(體內水多)。
4、一熱黏汗,動了暴汗。(體內水多)。
5、ㄧ熱流汗,動了暴汗。(素有寒飲)。
6、隨時暴汗。(素有寒飲)。
醫學的理念日新月異,臨床的診斷隨之改變,有時也會後浪推前浪,有時也會昨是今非,就是昨日斬釘截鐵的規範,今天可能變成不入流甚至錯誤。但唯一堅持的是理念、臨床、給藥用到人體,看見改善~進步~好轉~健康,【療效就是硬道理】。
咳嗽臨床上太多,久咳不癒更多,如果針對咳嗽症狀治療,鎮咳止咳的壓制,病因還在體內,凡遇冷熱交替的天氣,滴答雨濕陰鬱的日子,吃冰涼生冷的食物,鎮日待在冷氣空調吹電扇的環境,咳咳咳咳不停。病人咳嗽有一誤區,溫熱水一口一口的喝進體內,讓胸腔很多水濕,生病的肺氣化不佳,代謝的能力下降,如果病人又是上述體質,清者為水,霧者為濕,積水成飲,飲凝成痰,此時咳嗽和經書裡所述【支飲】吻合,支氣管的水濕痰飲。所以不是鎮咳止咳,而是理療胸腔、肺部的水濕痰飲,非主流的鎮咳止咳,但病人的咳嗽嘎然而止,就是脫穎而出。
臨床上濕疹、汗皰疹、青春痘的病人也很多,上述體質的人最容易患,因為水濕累積在胸腔、肺,也會累積在皮下肌肉層,水濕經過油化、熱化、餿化的過程,表現在皮膚上,形成濕疹、汗皰疹、青春痘等。所以不是治療眼見的皮膚表面症狀,而是治療皮下肌肉層的臭水,將可連根拔起。如此治則非主流,但病人的改善,答案是脫穎而出。
臨床上不少過敏免疫風濕科的病人,最終都衍為乾燥,比如異位性皮膚炎、乾燥症、類風濕性關節炎轉乾燥症、乾癬、乾眼症、口乾症等,尤其上述體質尤甚。曾見幾十年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,落坐診間,抓搔不斷,他說夜寐更甚,搔抓令他通體脫屑乾燥,甚至苔蘚化,搔癢的痛苦,不亞於任何病痛。乾燥想當然爾的(滋陰潤燥),越是滋陰,陰越盛陽越虛,而人體的濡潤一定得是陽氣的溫煦。若是施用清熱解毒消炎,則體內越寒,循環越差,皮膚更是乾燥。溫陽的治則非主流,但病人癢感漸漸地減輕,皮膚也漸漸地滋潤起來,最佳脫穎而出的驗證。
非主流,卻脫穎而出,經典經方,大道至簡,活人無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