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醫療如何邁向全面、通體、宏觀
瀏覽人數:244
中醫經方醫療如何邁向全面、通體、宏觀
中醫經方醫療診斷,審證論因,統合歸納出病因。認清楚每個人獨立特殊的體質,體質的確認和怎樣流汗有密切關係,先前已有論述,治病的人不是人的病,治人治因是經方醫學的特色。
臨床療效如何邁向全面、通體、宏觀:
飲食入內,但體內冷冷的,就累積很多的水濕,清者為水,霧者為濕,積水成飲,飲凝成痰,體內水濕痰飲成膠成膏,就會影響循環不能上達高處的頭面,會造成頭痛-暈-重-眩、目-乾-屎-癢-酸-淚、耳-鳴-塞-屎-癢、鼻中乾-癢-塞-流鼻血、口乾舌燥、口苦、唇乾裂-脫皮、咽乾-癢-滯痰。-上述症狀一般人見到就覺得是燥熱、上火的體質,其實是體冷,清氣循環很難上行。
當水濕痰飲累積在胸腔,在心成心悸,在肺成喘咳,經書說:形寒飲冷則傷肺。在中焦脾胃,造成胃脹、胃痛、胃嘈雜、胃食道逆流,經書說:臟寒生滿病。在下焦腹部造成腹痛、腹脹、腸子咕嚕咕嚕、放屁多,大便多樣軟爛-成形-硬條-小顆粒-大顆粒-解後不暢,經書稱之為虛秘。
體內成膠成膏,循環無法下行,或下行後無法再循環回去,造成下肢腫-重-痛-麻-無力感、下肢脹重重脹脹的、抽筋、關節痛、不安腿等。
一系列症狀不是一起發生,身體弱點在那兒,那兒就成症。當然不乏有人從頭病到腳,每天哀哀度日。
所以不是症狀治療,不是分段式治療,而是確定病人體冷-素有寒飲-內寒外熱-內真寒外假熱-陰盛格陽,治病的人而非人的病,確定病因為痰飲,中醫經方醫學提供上列症狀的治則,病痰飲以溫藥和之,治人治因邁向全面、通體、宏觀。上述諸多病症有著相同的病因,異病同治用藥一致,經典經方,大道至簡,活人無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