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談談「多喝水卻嚴重便秘」

瀏覽人數:1309

 中醫談談「多喝水卻嚴重便秘」 

便秘的人一籮筐,通常在馬桶上醞釀很久,久到腿腿都麻了,ㄅㄨㄅㄨ地排出氣,怎麼也大不出,擠呀擠的,小顆粒、軟便幾滴,便意竟全消失了,久坐馬桶括約肌腫脹外突,裡急後重,不僅解後不暢的感覺在肛門擴散,痔瘡形成、便血、疼痛、驚嚇、不舒爽的感覺,日復一日惡夢連連。

 

進出診所的人,各個年齡層都有,但共同的困擾就是便秘,便秘的錯誤迷思是:1、吃了很多蔬菜水果。2、喝了很多水。結果便秘依然便秘,每天花在馬桶上的時間越來越久,痔瘡越來越嚴重、惡性循環,生活很無奈,針對痔瘡無力改善,益生菌、酵素、蠕動劑、瀉藥等,尋尋覓覓。

 

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,喜歡湯湯水水,白開水、牛奶、豆漿、茶葉、咖啡、飲料、菜湯、水果、蔬菜等。社會的氛圍是「沒事多喝水,多喝水沒事」,「每日進水1500~2000CC」,「體重×30」等。很多人恪遵不遺餘力。每天準備好足量的水,強迫自己一定要喝完,不只以身作則,還要求家人一起實行。有時喝到胃脹想吐,依然不懷疑、不怠慢,身體力行的灌進肚子裡。

 

一般人普遍認為湯湯水水很清爽,身體負擔很少,不容易發胖,專家說的也一定對,從此變成生活習慣,每天喝著、喝著~~不自覺地很容易流眼淚、目屎、目癢、目乾澀、耳癢、耳屎、耳塞住、耳鳴、鼻塞、流鼻水、噴嚏、咽乾、咽癢、咽卡卡有痰、口渴越喝越渴、胸悶甚至呼吸不暢、心悸、胃脹、胃痛、胃嘈雜、噫酸胃食道逆流、欲嘔、腹脹腹痛、呃逆、排氣多、軟便不好解、硬便小顆粒、四肢酸麻、全身酸重、倦怠疲勞、睡眠障礙、很怕冷、午後水腫等。當身體不舒服的症狀產生時,一般檢討的是生活作息不正常、熬夜、工作壓力大、飲食失衡等,也會掛各科分別就診,從未細想「喝過多的水」,才是致病的元兇。

 

專家說飲水量,針對健康、代謝正常的人,絕對正確,因為代謝一條龍,從皮膚、大小便排出去。但對於亞健康的人,過多的水飲,也和食物、情緒、壓力、空氣一樣是致病源頭,不容忽視。水濕痰飲早在幾千年前即有論述,[清者為水,霧者為濕、積水成飲,飲凝為痰」。當水以痰飲的方式在體內呈現,已是郁積多時,攪成稠黏膏膩成病理狀態,有多稠黏的血,就有多稠黏的水,重血輕水,不知為何偏偏遺漏了水?

 

大部分的人總是便秘,共同的疑惑是很健康的飲食呀,「多喝水、多蔬果」,卻衍成頑固型便秘,少食輕食卻越來越胖,真是令人不解。不良食物會堆砌在身體裡,從未細想過多的水飲也會和食物一樣,郁積在身體裡,越來越稠黏 ,越來越膏膩,在身體的各處形成病灶。在腹腔腸道郁積,經年累月之後,腸道就像沒有清除的臭水溝,淤泥阻塞不通,所以不管你怎麼用力如篶,擠出來的只是軟爛的幾滴,或積存的宿便小顆粒,水飲越積越嚴重、便秘就更頑固。水很有份量,很重很重的,「喝水也會胖」,絕對不是揶揄玩笑話,喝水不僅是胖嘟嘟,還會衍成全身是病「眩、悸、喘、咳、嘔、滿、腫、痛」。曾有病人被要求要喝5000CC的水,不僅小便解不出來,更是嚴重便秘,不知所措。

 

當你「越喝越渴」、「喝越多,小便越少」、「喝越多,便秘越嚴重」、「喝越多,身體更不舒服」,你檢視水了嗎?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