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說:〔沒那麼想吃了,沒那麼熱了〕

瀏覽人數:410

 中醫經方說:〔沒那麼想吃了,沒那麼熱了〕

從上述標題,更可以延伸:

1、沒那麼痛了(包括頭痛、咽喉痛、胸痛、胃痛、腹痛、關節痛、肌肉痛、痛經)。

 

2、沒那麼乾了(包括頭髮乾、眼睛乾、鼻腔乾、口乾、咽喉乾、陰道乾、皮膚乾)。

 

3、沒那麼累了(包括全身酸重痛、四肢冰冷、四肢無力)。

 

4、沒那麼脹了(包括頭脹、目脹、胃脹、腹脹、下肢脹)

 

5、沒那麼癢了(皮膚乾燥、皮膚癢、皮膚過敏)。

 

6、沒那麼麻了、~~~~~

 

 

醫海浩瀚,永遠都在學習中,醫囑給予病人,希望他們確實力行,病人們的反應改變,更讓醫師可以總結歸納成治則,累積臨床經驗,診間醫病相長,每日上演,醫學的洪流綿延不絕。

 

 

一部傷寒論,從東漢流傳至今,不乏人群全心投入,著書立說推廣發揚光大。有人固守它,認為先賢嚴謹不應突破。有人深化,融合當今人體的體況,更上一層樓。有人擴大,驗諸臨床累積總結歸納出有效治則。過去年輕時研習中醫典籍,總認為先賢經驗是鐵律,只能遵循,腦袋裡繚繞的是,思考為何不能與前輩們同步,從未敢逾越。參與各種研討課程,抄方背誦套方套藥,臨床時勉強生用,是沒有靈魂的醫療。真正的醫療體會是固守後深化,深化後消納,消納後活用,活用後形成治則,治則總在千錘百鍊之後形成。不管如何,只要確定療效,對病體能有利而改善,都值得讚賞推薦。

 

 

她63歲笑呵呵地,像彌勒佛,白白胖胖:〔咳嗽就診、夜咳甚,咽乾咽癢、胸悶緊、痰不易咳出、平日黏汗、動時暴汗、口淡沒食慾、腹脹、大便可、喜白開水、熱湯越熱越好〕。從她敘述的體況,1、(夜咳)2、(咽癢)3、(沒食慾)4、(腹脹)5、(喜熱湯)歸納為(支飲)。2次療程12日後,她說:〔咳嗽幾乎好了,很神奇的是,發現沒那麼餓了,可以有效地控制食慾,以前多愛吃呀,吃不停,到底怎麼了?〕

 

 

她是水濕痰飲的體質,體內素有寒飲,就像自然界寒流來襲時,急需熱量來做填補,所以隨時想吃,怎麼都吃不飽。透過這次的理療,病痰飲以溫藥和之,體況變溫暖了,循環得以周流,就不會那麼餓了,那麼想吃了。

 

 

夏日炎炎酷熱烘烘,他49歲中廣身材:〔口乾舌燥,手心足心頭面煩熱不安,心緒浮躁,很怕熱,很多汗、汗皰疹、下肢脹、排氣多、水瀉、鼻塞、耳屎、目模糊、項強、平日湯湯水水〕在臨床上,總結統合歸納為《內真寒外假熱》,他的體內寒飲充斥,體熱直送頭面高處、四肢、體表。一派循環障礙的假熱症,假熱令人誤解,自認為燥熱體質,不停地喝水,吃退火清熱的食物,每天強迫自己量化的水飲灌入體內,不管身體有無需求,喝就對了。只要身體不適,想的是《水太少》,從未轉念《水太多》。每個人體質不同,所需水飲不同,排出的體液也不同,他在扶陽的處置下,告訴我:<沒那麼熱了>,每天身體比較輕鬆,下肢柔軟些,汗皰疹沒發生,大便條狀,其餘待續。

 

 

上述病歷吻合傷寒論的主旨〔扶陽和胃生津〕,當病人興高采烈說出《沒那麼想吃了》,能夠控制、駕馭食慾的人性尊嚴,太美好了,也太令人愉悅了。說出《沒那麼熱了》,在烈日當空的酷暑下,能投入到工作中,比較沒感覺生活的壓力,日子好過許多。2千多年前的經方,固守-深化-擴大-活用,形成有效治則,大道至簡,活人無數。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