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說:〔無糖、去冰,水呢?〕

瀏覽人數:465

 中醫經方說:〔無糖、去冰,水呢?〕

 

 

中元普渡,炎炎烈日,祈願平安健康順心。

 

 

酷暑實在難耐,口乾舌燥,全身燥熱,倦怠疲勞,只想喝冰冰涼涼消暑解渴,也想著兼顧健康,選擇茶飲無糖去冰,減輕身體的負擔。

 

 

一杯飲料裡的成分1(糖)2(冰)3(調料)4(水)。大夥兒眼見糖、冰、調料,也清楚它們對身體的危害,小心應對,真是忍不住時,淺嚐即止,卻疏忽最大量的水,認為盛夏最佳聖品就是水,只能多,千萬不能少。

 

 

生活的周遭,親朋好友、媒體廣播、甚至專業醫護,常常掛在嘴邊兒的就是〔多喝水〕,多數人遵行不怠,不僅多喝,是一直喝,拼命喝,唯恐喝少了,對身體不好。當身體不舒服時,想的都是水太少,從未回頭想過水太多。每個人認同體質的各異性,不同的體質,所需要的水飲隨著不同,絕非1500~2000CC,也非體重×30,更不是沒事多喝水,而水太多恰是身體的夢魘。

 

 

病歷一31歲:〔嘴唇乾燥、脫皮、時而龜裂滲血、疼痛不適、頭暈、目乾、耳鳴、過敏性鼻炎、口乾、皮膚乾、胸悶、倦怠疲勞、臉汗多、熱了流汗非暴汗、頻尿、飲食偏素、平日白開水、豆漿、茶飲、湯品、蔬果〕。

31歲漂亮年輕女孩,乾裂脫皮的嘴唇,像在沙漠裡熬很久,美麗隨著脫屑而去。而她所接觸的人,或者醫療,一致口徑勸她多喝水,她也竭力配合,2年餘嘴唇越乾,皮屑更是捲起,說的仍是水太少,怎地沒能轉個彎兒,其實就是水太多,水盛血虛,水盛阻礙循環到高處的嘴唇,血虛,不營養的血液無法滋潤嘴唇。

 

 

病歷二62歲:〔左臉耳朵處緊脹感且隆起,頭汗、熱了暴汗、眠差、項強、目癢、目酸、目乾、口苦口渴、大便軟、平日白開水、茶、咖啡、冰飲、綠豆湯、酒、湯品、蔬果〕。

以為自己顏面神經麻痺、三叉神經痛、中風等,做過必要檢查,找不出病因,擔心不已。平日少糖的冰飲、綠豆湯消暑,讓身體漸漸地產生狀況。過多的水飲郁而化熱,即所謂陰盛格陽,呈現頭汗、暴汗,久痰飲化成瘀,形成腫脹隆起。所以不是活血化瘀,或清熱解毒,而是處理終極病因(陰盛)。

 

 

病歷三61歲男:〔睡眠障礙、眠時大叫、漸漸地口吃、倦怠疲勞、頻尿、目乾、口乾、大便始硬後軟、不易汗、動了也少汗、平日白開水、茶、酒、湯品〕。從他的不易汗,動了少汗,素有寒飲的體質,又湯水不斷,容易睡眠品質不佳。體內寒冷,體熱直送體表頭面四肢,大叫是體熱躁動的呈現,又稱(陰盛格陽),要處理的是陰盛,而非格陽的假熱。

 

 

診間常聽病人說,一點兒都不能吃補。一碗雞湯,有乾薑、麻油、肉、酒、水等。大夥兒聚焦在乾薑、麻油看得見的熱,其實酒和水的(飲郁化熱)才是可怕的沈默殺手,如同含糖冰飲料裡的水,才是罪魁禍首一樣,同時水飲更是造成肥胖的元兇,你可曾細想?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