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:越養越病

瀏覽人數:320

 中醫經方:越養越病

 

 

春寒料峭寒意依然,年節過後,迎來一波波咳嗽、過敏性鼻炎、胃食道逆流、胃脹、胃痛的病人,其中不乏咳嗽經年,長期胃脹胃痛,總是自認為免疫力下降體質不好,所以天經地義飽受病痛折磨,其實是臨床上真正了解體質的病人少之又少,甚至一直在錯誤中,堅持所謂的養生,卻越養越病。

 

 

他50歲,壯碩容易患3高的身形,果然心臟裝著支架,飽受胃食道逆流、咳嗽、鼻塞、流鼻水,經年累月的折騰,尤其在新冠肺炎之後,有時藥吃著吃著,就吃到住院去了。

 

 

活動後暴汗的體質,從事勞力的工作,大量的喝水、蔬果、冰涼飲料、酷愛熱湯、大口喝酒等。認為液體進入體內沖刷出去促進新陳代謝,就是最佳的養生之道,殊不知活動後暴汗是素有寒飲的體質,水濕的體質+後天大量冷熱水飲齊入,讓肺和胃長期浸淫在水濕痰飲之中,鼻子為肺的門戶,鼻塞流鼻水、暴咳、胃食道逆流變成當然的事兒。

 

他說:勞力的工作,喝冰涼飲料霎那間沁涼舒暢令人無法割捨放棄,喝著喝著就無法自拔。咳嗽時有改喝熱水,經過喉嚨時感覺舒服點兒,但一樣暴咳到天翻地覆,索性隨意了,也就一直咳嗽、胃食道逆流。

 

飲食是經年的習慣很難調整和改變,但隨著年紀的增長,基礎代謝率的下降,大量的水飲、熱湯、酒確實不宜,可以從人性化的角度做起,比如冰涼飲料喝在中午以前,喝冰水改成常溫水,漸進式改成喝熱水,大口進水慢慢地改成小口,時不時的喝水改成間歇性的喝,甚至拉長間歇的時間,每個人都有獨立特殊的體質,順應體質而生,有學問的喝水,才能確保健康。

 

如何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體質,其評估就從怎麼流汗開始,流汗種類很多:不易汗、暴汗、盜汗、頭汗、手汗、腳汗、背汗、腋汗、吃熱東西暴汗、洗澡流汗等。不同流汗樣式顯示不同體質不同的喝水,治病要充分了解體質,日常生活中重食而輕飲,飲也是致病蠻主要的因素。

 

老婆49歲身心科就診多年,服著睡眠障礙的藥物,有時仍無法安眠,藥物越吃越多顆,內心恐懼。很怕冷、易抽筋、不易汗、頭痛、頭暈、頭重、目乾澀模糊、眼皮無力、口乾舌燥等。

 

 

她的睡眠障礙有著先天體質因素,如若未釐清體質,一昧的強迫其入睡,只會藥劑量越來越重,副作用越來越多,甚至無法入睡。

 

她的不易汗、很怕冷是先天寒飲體質,不易汗是水飲很難代謝出來,累積體內,和老公暴汗的體內寒濕,以兩種不同形式的流汗方式呈現但都是寒飲體質,老公暴汗尤甚,全身黏膩循環障礙,必需裝上支架。身體上中下三焦寒飲積聚,雖未造成五臟六腑的毛病,卻讓體內寒流一般沒有溫暖,無法安睡,人體需溫暖體內,氣血得以周流,陰平陽秘,就可以安然入睡。在大里仁一中醫診所官網yizyi.tcm.tw ,有一篇文章〔中醫經方說:身體溫暖就能好好睡覺〕,是非常優質的診斷治則,屢試不爽。

 

 

認清流汗,評估正確的體質,才不會越養越病。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