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經方 高 高 高 高血壓

瀏覽人數:204

 中醫經方 高 高 高 高血壓
 

初次來診所她47歲,家族有高血壓病史。不少女性在更年期時罹患高血壓,茹素的她也沒意外,通常180/110,偶而飆高到220/140,希望在中醫領域得到妥善的控制,不想西藥的制約。
 

她:「茹素20餘年、不易汗、動了暴汗、頭痛、目酸乾、鼻塞、口乾舌燥、胃脹、大便軟爛、倦怠疲勞、很怕熱、平日喜湯水、白開水、豆漿、茶、咖啡、冰品、熱湯、蔬果」。
 

不易汗,動了暴汗,確認為【寒飲】體質,比冷底更寒的體質,意謂著循環不佳容易在體內積聚成病,但47歲還是年輕,軀體內並無明顯症狀,但【陰盛格陽】於外,呈現很多假陽症,也就是假熱症,如頭痛、目酸乾、口乾舌燥、很怕熱等。這些症狀一般人以為是燥熱體質,於是大量退火食物,大量飲品湯水ㄧㄧ進入體內,結果體內越寒,格陽體外越熱,內真寒外假熱,循環越來越差,血管沈積物越來越多,血壓越來越高。一般人所想的是退火不足,水飲不夠,所以退火需加強,飲水要更多,從未轉彎想想,一再退火大量水飲,讓體內更寒,循環更差,血壓更高,不是太少,從來都是太多。
 

她的降壓療程並不順利,因為累積在體內的寒飲,形成像冷凍庫樣堅硬又冷,笑說:「北極圈都能融化」,每次就診量血壓,醫病雙方都是壓力,因為她不易汗,容易中暑,所以配合刮痧,都能讓血壓下降不少。偶而看到嚇人的高壓,怕耽誤她的健康,身為醫師的我都勸她吃西藥罷了,她說的是:「請勿放棄我」,於是兢兢業業中努力思考用藥。她的生活上配合運動走路,有學問的喝水,藥用【大劑溫陽】,可以擴張血管,可以促進循環,不是過去治療高血壓的思維,比如潛肝抑陽的退肝火,活血化瘀的促進血管代謝,不是聚焦在高血壓病名的抑制,而是確認體質-治人,審證論因-治因。日復一日,由於她茹素,每日搭配15克乾薑粉(非診所端要求,而是她服用覺得身體不錯)。
 

在她的身上,我學習到的是:1、大量的乾薑粉下肚,配合大劑溫陽的中藥,運動走路,體重也下降。2、在一直不降的血壓數據,她篤信中醫,堅持約9個月,非一般人能做到。此時我們看見127/90的穩定數據,持續數週,如果今年的冬天她能繼續維持,將是理療高血壓一個成功的病歷。
 

經典經方,大道至簡,活人無數。

健康專欄

Photo by STIL on Unsplash